回望即将过去的暑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不少国人暑期出行的常态。而随着国民风险意识增强,旅游险也成了许多人出行的必备品。
第三方互联网保险平台慧择携手穷游网近日共同发布的《2017暑期出行数据报告》(下称《报告》)显示,60%以上的人群会选择行的出行方式,同时伴随着风险意识增强,主动购买旅游保险的游客在过去三年间的复购率为83%。而从理赔数据来看,出境游行的游客比境内行客户出险率低3.6%。
随着国民收入和休闲时间的增加,选择行方式的游客也同步提升。《报告》显示,国人暑期境外出行开始倾向选择行,其占比保持在60%以上,且不断提升,其次是跟团游和自驾游。
到国外人生地不熟,如果行是否更易产生意外?近三年的理赔数据显示,出境游行的游客比境内行客户出险率低3.6%。
慧择旅意险产品数据中心负责人分析,出境游行的游客相对来说安全风险意识较高,且外语程度较高,出险率比组团游客要低一些。而境内行的部分游客喜欢探险,或从事高风险运动例如登山、攀岩等,出险率较高。另外,组团游客因为旅行社行程安排比较紧凑,活动的时间少,出险率较低。
根据《报告》,暑期亲子游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从被保人与投保人关系分析,家庭保单购买比例为:本人52%>
配偶19%>
孩子16%>
父母14%,其中携带一个孩子的占比9%,2个及以上孩子的占比7%。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及保险门槛的降低,国人在暑期出行时主动购买保险的比例逐年上升,并且已经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和习惯。《报告》显示,2017年暑期在慧择购买旅游险用户在过去三年期间复购率为83%,其中2~5次购买占34%。
但是,伴随高频次、种类丰富、个性化的旅行的是,风险频次的增加以及风险类型的多样化,例如个人财物被盗抢、、传染病、个人法律责任理赔数据显示,在欧洲旅行,前三位风险分别为随身财物、托运行李、医疗救援,其中,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旅行的随身财物盗抢的理赔人数比例远超东南亚;而在美国和旅行,前三位风险为高额医疗、旅行变更、医疗救援;在东南亚旅行,前三位风险为旅行变更(航班延误)、医药补偿、随身财物。
慧择旅意险产品数据中心负责人表示,游客尽量挑选旅游设施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一些小众目的地看起来很美,但是实际旅游不是那么方便,出险以后的救援和医疗资源也有限,还是谨慎选择。对于旅游险产品,请在经济能力许可范围内,尽量选择保额较高的保险产品。另外,尽可能选择有全球救援服务的保险产品,在出险后,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救援机构的帮助。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