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国内旅游 > 正文

金华元旦去哪里旅游好 元旦金华好玩的地方

类别:国内旅游 日期:2017-9-4 19:51:11 人气: 来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元旦三天假期,想好去哪里玩了吗?金华元旦去哪里旅游好?这几个入选非遗旅游景区的地方你都去过么?小编带你一起看

  走入佛堂古镇区,数百幢明清建筑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建筑、绘画、雕刻”三位一体的中国建筑特点。总长2000余米的佛堂老街,由“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等组成,街上的建筑大多为明清、民初时期所建。

  佛堂镇内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佛堂“十月十”民俗文化节、正月初八湖山秋千船、正月十八贾氏抬阁跷、清明节登云黄山、五月初八祭奠傅大士、十一月十八田心猪羊祭、迎銮驾、迎百子灯等,若是你刚好碰上这些日子,保准你看得眼花缭乱。

  佛堂镇内现有省级非遗名录3项(木活字印刷、抬阁跷、傅大士传说),金华市级非遗名录8项、传统节日1项,义乌市级非遗名录有13项,非遗元素可谓多多。目前,多个非遗特色传统项目入驻佛堂文化旅游景区,基本形成了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食、传统服饰、书画、古玩、喜庆用品非遗特色文化一条街。而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乌红糖为主题的红糖文化艺术馆,也在佛堂老街开馆,以雕塑、剪纸、百子灯、农民画等方式展示义乌红糖的历史与传承。

  据了解,佛堂镇入选非遗小镇后,将以老街为中心,在整体修缮基础上,充分发挥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优势,而佛堂文化旅游景区,预计将于2016年正式对外。

  郑宅镇的非遗资源丰富多彩。早在1978年,郑宅仅是一个美丽而的农家小镇,镇里的1.8万名农民守着自家的田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如今的郑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镇区的国家重点文物单位、国家4风景区“江南第一家”成了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常年络绎不绝。

  白的墙,灰的瓦,青的,拱的桥,那里还有一道猜测不透的谜题:寻常百姓,被当朝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普通人家,却留下无数惊绝动人的传奇佳话。孝的高洁,义的醇美,至今依然在幽远的小镇里口耳相传。在镇里,浦江乱弹的高亢,试水龙的壮观,板凳龙的灵动,虽历经岁月沧桑, 门几百年来凝聚而出的优秀文化,并没有随着光阴的流逝而淹灭,依旧在这里焕发青春。

  郑宅的龙灯种类繁多,一条条板凳龙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融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游动起来的龙舞气势恢宏、刚柔并济。试水龙,又称赛水龙,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年八月初一,随一声声铿锵锣声,一条条“水龙”冲天而起,一起向天空喷射水柱,交汇成一张张美丽而漂亮的水网,一比高低,场面十分壮观,因此被称为“浦江的泼水节”。古风依旧、端庄肃穆的门古建筑群及其传统营造技艺,不仅是郑氏聚族同居的实物遗存,也是中国建筑传统技艺的实物。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郑氏家族都要在郑氏祠举行祭祖大典,祭祖流程古朴、规范、严谨,吸引全国各地的郑氏来此参加祭祖仪式。

  除此之外,郑宅不仅是文明古镇、旅游胜地,工业也从无到有,发展成为浦江东部的工业重镇和名闻全国的由国家轻工业部命名的“中国挂锁”,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客商。

  雅畈古街区始于宋代,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金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雅畈古街区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在雅畈古街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宅院府第、祠堂、殿厅、古井等明清建筑19处,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七家厅、县级文保单位将军殿、点将台。此外,七家厅、汉灶古婺州窑遗址、徐氏祠、“铜山斗牛”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单位,是雅畈镇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

  在汉灶古村,“缸巴墙”随处可见,这些窑片都是汉唐时期的汉灶婺州窑。汉灶村的傅家老宅、时家大院、“缸巴墙”等建筑古色古香、韵味独特,据说该村还将在现有古建筑的基础上迁建外地古建筑,打造风格各异的古建筑群。

  雅畈镇石楠塘村附近的武义江畔还有个永清徐氏祠堂,它建于明神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照壁、门厅、正厅、后堂组成,五开间,三进两天井,呈方形布局,面积1000多平方米。门厅、正厅、后堂及厢房均用石梁、方形抹角石柱,檩条等用木材。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里面八成的建材均用石头,仅石柱就达98根,那些粗重的石梁也很震撼,是一座名副其实且很有历史价值的石祠。

  金华斗牛的名气自然不用多说,在雅畈镇徐店村铜山古寺下铜山斗牛场已建有以“金华斗牛”为主题的民俗文化园,“金华斗牛”也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像“铜山斗牛”这样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古婺文明的生动写照,它是金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灿烂瑰宝。

  每年的“三月三”,畲民们穿着民族盛装,对唱山歌,欢度畲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如果那时你去江下村,便可以与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一起与畲民欢聚一堂,体验浓郁独特的畲乡风情。

  江下村地处瓯江源头的宣平溪畔,全村199户近600个人口,近60%是畲族人口,畲乡风情浓郁。村庄依山傍水,村口种植宣莲300余亩,自然优美。漫步江下村,道干净整洁,两旁围着矮矮的篱笆,房前屋后种着花草,一堵堵白墙上,绘着畲族特色图案,浓厚畲乡风情令人沉醉。

  如今,富有民族特色的石头寨门、民族演艺广场、亲水水渠风车、环村绿道、宣平溪公园、民俗体验项目水碓房、停车场和旅游集散中心一一建成,70多幅620平方米畲族民俗、畲家新生活的民俗画和2450余米的民族墙体彩带均已绘成。

  自从开办农家乐畲家民宿,每逢周末、节假日,上海等地的游客便纷至沓来,在溪边戏水垂钓,在农户家的田地里采摘水果。村里还组织村民学习畲族山歌和舞蹈,搜集畲族各类传统文化知识和文物,建设农耕博物馆等展示区,过不了多久,江下村的畲族风味会越来越浓。

  蔡宅村的古建筑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至今仍保留着200多幢历史建筑,具有较高历史和文物保存价值的50余幢中,有蔡氏祠、永贞堂、四维堂、润德堂、文林第等16座建于清代或年间的厅堂,这样的大规模古建筑群在东阳境内实属少见。走进蔡宅,你会发现在现代化民居的包围下,竟隐藏着如此庞大的一群古建筑,宛如藏在深闺里地大家闺秀。

  在蔡宅,可以逛逛古宅,遇上节日,还能看到蔡宅高跷表演、水龙表演、非遗表演、农耕比赛等节目,当地的美食有油煎馃、番薯馃、糍粑、肉饼等。

  蔡宅村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古村落。在这里,每走一步瞧上一眼,仿佛就在翻阅这个村庄厚重的史书。在与古建筑悄悄对话,不时感受其沧桑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该村古建筑文化的隽永与醇厚。

  蔡宅村落格局经过了精心设计,从整体上看,村落处在东白山脉缓坡台田之中,村内民居以聚奎堂为中心向四周拓展,呈辐射状延伸的八条道,多为狭窄曲折小弄小巷,有“十池九三角”、“七转八弯至戏场”等顺口溜。

  村落中心区古建筑拥挤,古民居多“十三间头”、“廿四间头”,雕饰豪华,蔡氏祠、蔡希陶故居、蔡忠笏故居、东白学堂等一批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以名人故居、深街幽巷和老溪古树为特色的村落历史风貌尚存。

  蔡宅还有润徳堂、四维堂以及众多叫不出名的古民居。古色古香的巷道与粉墙黛瓦的民居交相辉映,漫步在古代建筑与现代楼房的交汇中,能真切触摸明代以来建筑的发展变迁。

  凭借大规模古建筑群、浓厚的名人文化、丰富的民俗传统,蔡宅村还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中国传统古村落。接下来,蔡宅不仅要完成蔡希陶故居、蔡忠笏故居、玉树堂等厅堂的修缮工作,还将以名人故事、蔡宅高跷、蔡宅消防水龙等蔡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进一步传承和挖掘蔡宅独特的传统文化。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资源来源网络 如果侵犯了你的利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