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桑田变沧海的淳安,虽然昔日繁华都已沉入湖底,但老一辈的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依然印在淳安人的记忆里,直到今天,饮食仍然传承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许多饮食品种、制作方法、礼仪习惯等,都与其他地方不同,并衍生出有淳安地方特色的农家土菜。
那么,淳安的饮食到底有哪些特色呢,作为淳安本土的你,了解多少?自上周五开始,本刊联合淳安县文广新局联办了“淳安传统美食系列”,为你扒一扒淳安老底子的美食,回味那记忆里的味道。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很多食物极易变质长毛,然而在淳安,有一种长毛的豆腐,却极其受欢迎,那可是餐桌上一道难得的美味。
毛豆腐是徽州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中洲与安徽接壤,当地的饮食习惯自然也融合了徽州特色。毛豆腐做法和吃法更是在两地的坊间流传开来。但形状却是不一样的,徽州地区的毛豆腐多条块状,中洲毛豆腐是两寸见方的薄片。
毛豆腐是经过霉变而成的,许多人以为是一种“不健康”的食物,其实不然。它的原料豆腐本来就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豆制品,蛋白质含量达15%—20%,与肉类相当,同时含有丰富的钙质。经过发酵后,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又产生了酵母等物质,所以吃毛豆腐,有增欲、促进消化的功效。一项科学研究表明,毛豆腐一经制成,营养成分最显著的变化是合成了大量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对预防老年痴呆有着积极作用。
毛豆腐用料和制作十分考究。它选用优质黄豆制成豆腐;豆腐制好后,要趁新鲜按长宽标准切成小块,稀少地撒上一层细盐,最后用厚布或木板盖起来置于阴凉干燥处让其发酵,一般都在三五天,天气冷则长些。其豆腐表面就长出寸许霉菌丝,形如白色茸毛。毛豆腐根据绒毛的长短、颜色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棉花毛四种。
我们可通过“一看二嗅三掰”的方法来判断:首先看毛豆腐的毛是否变黑,如果变黑则不正常;其次闻豆腐表面是否有刺鼻味道,如果刺鼻则是加入氨水;另外,掰开豆腐看一看,里面是否较白,如果色差大则质量不过关。
毛豆腐制作工艺较繁琐,一般人家也只在特定时间才做。需提前一夜将黄豆泡发,第二天清晨才磨浆做豆腐。农村一般都是婆媳或者夫妻齐上阵,一个推磨,一个舀豆子,用石磨把豆磨成浆。生豆浆经过过滤将豆渣和浆汁分离。浆汁在锅中煮开,火不能太旺,锅铲要不停搅拌防止锅底焦糊。放入点豆腐的醋水。
等着豆浆凝结成豆腐花,取一木栅摊上纱布,把凝聚起来的豆腐花放在纱布内,盖上木盖子。这个过程得小心翼翼,防止豆腐花溢出。木盖子上压上重物,豆花的水分就从纱布渗出来。经过数小时的重压,豆腐就成型了。
毛豆腐发酵有特制的器具,是一个个方形的木盒子,可叠放。盒内又有搁蔑,豆腐片好以后就搁置在这蔑片上发酵。盒子经过反复使用,里面的菌种越来越纯,才能发酵出浓密的白毛和醇厚的味道。片豆腐是件技术活,片得薄了烤起来就只剩层皮,厚了则吃起来不入味。这里头的讲究就像女子身上的肉,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廋。发酵时长不太好估算,有经验的妇人会根据每个季节的气温把握发酵时间。
早年间,中洲老一辈人吃毛豆腐都是用黄豆换的。换毛豆腐的挑子一头是毛豆腐和火炉,另一头就是各家换来的黄豆。一边吆喝一边走村串巷,有人要换毛豆腐了就停下来,掀开炉盖,扇旺炉火,烤架上刷一层菜油,搁上毛豆腐,两面烤黄,点上特制的辣椒糊,小孩子就要馋得口水下来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无疑是给味蕾最好的赏。
夹毛豆腐的筷子是铁制的。一头和普通筷子一样,另一头却是扁平的,就像两个小型的豆腐铲子。取毛豆腐时,用其中一根筷子扁平的这一头,贴着搁蔑,稍往上就能把毛豆腐完整,保持品相。考完毛豆腐又用它把烤架上粘着的毛豆腐铲净,防止再烤毛豆腐时焦掉。
“竹板响,喉咙痒,挟(吃)三块,六分洋(钱);一怀酒,真舒畅。”这是曾经吃着毛豆腐下酒的情景,如今虽然再难寻那街头巷尾的边吆喝边卖的毛豆腐摊,但毛豆腐却已经走近淳安很多餐饮店,烹饪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常见的有红烧毛豆腐、油炸毛豆腐、火焙毛豆腐、清蒸毛豆腐、铁板毛豆腐等。
若想要再寻那毛豆腐摊,吃上地道有感觉的毛豆腐,不妨中洲街头,如有缘定能寻到那记忆中的毛豆腐,抹上特制的辣酱,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吃着火辣辣热乎乎的毛豆腐,也不失为一件人生快事。
浙江打造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游你满意】平台借助微信号发布游客满意度数据,实现旅游业移动端投诉与满意度调查。
假断掌手相图解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