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6日发布最新统计显示,截至10月5日,台湾今年累计确诊登革热本地病例20972例,累计死亡人数增至56人。
5日,台湾各地新增本地确诊登革热病例442例,新增7例疑似登革热死亡个案。在今年的确诊病例中,已有18090名病患康复。除本地病例外,台湾今年截至目前境外移入病例达246例,接近5年同期新高。
台湾疾控部门6日还发布消息称,该部门与美国高校合作开展的登革热研究结果发现,登革热在东南亚地区的流行趋势与厄尔尼诺所致高温现象有关,每2至5年会有区域内登革热大流行。
该部门介绍说,此项研究共收集台湾及东南亚地区18年间共350万笔每月登革热病例监测资料,结合气候及人口参数,利用时间空间动态分析方法, 发现1997年至1998年登革热疫情扩散速度最快,与当时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东南亚气候高温吻合,而高温有助于病媒蚊快速繁殖及。
台风“杜鹃”过后台湾地区登革热再拉警报,昨日,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台湾今年本地登革热确诊病例破1.8万人,创17年来之最。
就在几天前,与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国家人员往来频繁的福建、广东两地省卫计委也先后发布登革热疫情通报。其中广东省截至9月29日,共有17个地市报告1061例登革热病例;福建截至24日17:00共报告61例登革热病例。
福建省卫计委表示,尽管今年的疫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但防控工作仍不能掉以轻心。 专家提醒广大群众,台风“杜鹃”造成部分道积水或淹水,可能形成孳生源,注意防蚊驱蚊,此外可参照国家卫计委最新版登革热诊疗指南进行防治。
台风“杜鹃”过后,台湾地区登革热再拉警报。据新华网报道,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30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台湾今年本地登革热确诊病例累计已达18365例,超过去年全年总数的15492例,并创下199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就在几天前,与台湾地区人员往来频繁的福建、广东也先后发布登革热疫情通报,其中其中广东省截至9月29日,共有17个地市报告1061例登革热病例。
福建省卫计委也在9月24日晚通报称,今年,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出现登革热流行,我国广东等多省相继报告了登革热病例。受此影响,我省持续有输入性的病例报告。截至24日17:00共报告61例登革热病例,无死亡。其中输入性病例39例;本地感染病例22例,分布在福州14例,莆田8例。尽管今年的疫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但防控工作仍不能掉以轻心。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出,整体而言,目前仍是登革热流行高峰期。刚刚过去的台风“杜鹃”造成部分道积水或淹水,可能形成孳生源,务必做好整顿,彻底清除户内外积水容器,避免疫情持续攀升。
专家提醒广大群众,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使用纱窗和蚊帐,避免被蚊虫叮咬。发现自己出现发热、酸痛、出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参照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最新版登革热诊疗指南(下称《指南》),登革热患者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对血小板明显下降者,进行动静脉穿刺时要防止出血、血肿发生。进行退热治疗时,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采用酒精擦浴,解热镇痛类药物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等。
《指南》认为,登革热病属于中医学的“瘟疫”范畴,可参照温病学“疫疹”、“湿温”、“暑温”、“伏暑”等病证辨证论治,并在“中医药辨证论治方案”中,片仔癀成为专家推荐的中成药之一。
专家称,从中医的角度,登革热症型主要有:湿热郁遏、卫气同病;毒淤交结、扰营动血等。应多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益气固脱、醒脑开窍类为主。片仔癀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此外其处方中的牛黄和麝香又有很好的醒脑开窍作用,与登革热的中医治疗原则非常吻合。
专家称,用于预防时,每天服一次,每次0.6克(或两粒片仔癀胶囊);用于治疗时,每天服用三次,每次0.6克(或两粒片仔癀胶囊),连续服用5~6天。需引起注意的是,由于片仔癀含有天然麝香,因此孕妇忌服,且由于其有凉血作用,性凉,因此饭后服用。
广东省已进入登革热高发期,截至今年9月24日,我市共报告8例登革热病例,对比往年,东莞本地感染病例来得早,并涉及多个镇街。目前正值国庆假期,东莞市疾控中心的专家发布了登革热的白纹伊蚊(花斑蚊)的习性和活动规律,为市民假期防蚊灭蚊提供参考。
据了解,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只可以通过蚊叮,不会人传染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染,主要症状为发热、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绝大多数病人病情较轻,但有极少数病人病情危重可能会危及生命。东莞市疾控中心的专家介绍, 成蚊主要在白天叮人吸血。早晨和黄昏出现两个活动高峰。活动范围一般在它吸血、栖息和产卵的场所附近约50~100米内。
假期居家防控登革热,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尤其重要,对此,专家介绍,首先是清除蚊虫的孳生地,通过翻盆倒罐,清除闲置无用积水,包括清除废弃的容器、绿化带和卫角的塑料薄膜、一次性塑料容器等。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当逐一翻转倒放。饮用水容器如储水池要严密加盖,每5~7天换水1次。假山水池等不能定期换水的可放养食蚊鱼等。家里有种养万年青、富贵竹等水生植物的花瓶,药每5~7天换水1次,换水时要冲洗植物根部,彻底容器内壁。防蚊灭蚊工作的第二个重点是杀灭成蚊,一般家庭在室内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如氯菊酯、醚菊酯等。室外可选用敌敌畏、杀螟松、倍硫磷、马拉硫磷、甲基嘧啶磷等杀虫剂。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