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出国旅游可得低调点,这次出去玩基本就是给大家代购去了。”近日,刚刚从旅游回来的周女士直后悔出游前的。据了解,今年十一黄金周省市的一些市民选择了出境游,不过很多市民回国后都抱怨,出境游简直成了“代购游”。
出境游客抱怨代购太累
如今,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出境游对于市的很多市民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出国放放松、开阔眼界的人在逐年增加,恰逢十一黄金周,我市的很多市民选择出境旅游。陈女士这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和家人到国外旅游,她告诉记者,出境游虽然比较贵,但可以真正享受到旅游的乐趣。“国内的景点在国庆期间人太多了,国外相对来说人少得多,可以更好地欣赏景色、放松心情。”不过,陈女士很怕在出境旅游的同时帮亲戚朋友代购各式各样的国外商品,这给她们一家的旅游增加了不少负担。“每次到处找商品都会耽误很多游玩时间,买完了带回来更麻烦,箱子有时都不够用。”
刚刚从韩国回来的刘小姐也告诉记者,国庆期间,她和朋友去韩国玩了一趟。出发前,她要去韩国的消息短时间内在单位里传开,更是在女同事圈里“炸开了锅”,不少女同事纷纷找到她,让她帮忙从韩国代购各式化妆品。“还有同事提出让我从韩国带泡面等韩国美食,代购的东西列了一张长长的清单。”刘小姐说她和朋友去韩国5天,有两天时间都在购物,“原计划去的一些景点都没能去成,我和朋友都非常遗憾。而且也太累了,这哪里是旅游,简直是做苦力嘛,下次出国玩之前,我再也不到处嚷嚷了,还是低调点好,悄悄地去,悄悄地回。”
帮人代购最怕惹经济纠纷
除了身体疲惫外,代购还会产生很多经济纠纷,这更让很多参加出境游的市民担心不已。市民王先生今年7月底和妻子去新马泰旅行,妻子的同事杨女士得知后跑来说,自己看中了一款皮包,专柜打完折还要约6000元,委托王先生的妻子在国外带一个回来。王先生夫妻俩对奢侈品并不了解,认为去正规商场买应该没问题,就答应了。经导游推荐,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一个商场找到类似款,折算人民币约3500元,王先生看着商场挺正规,说明书和也齐全,就买了。但杨女士拿到包没多久,就跟王先生妻子抱怨:缝纫线不整齐,拉链等配件和专柜不太一样。“她这什么意思,怀疑我们拿假货忽悠她吗?”王先生很怕被误会,找到旅行社要求换货,导游说非常麻烦,并坚称是真货,解释不同产地有些差别很正常。王先生拿导游的话给杨女士解释,不料杨女士并不认同,还说了很让人的话。王先生也很恼火,“我是在正规商场买的,我诳你的钱干吗?”一气之下,王先生把包要了回来,把钱还给了杨女士。“好心帮忙还被,我以后再也不帮人带东西了。”王先生提起此事至今还堵得慌。
市民马小姐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她告诉记者,前不久她去日本,一个朋友的同事请她帮忙带一款化妆品,买回来之后对方又说不要了,“结果我只有自己承担这笔费用,想想都生气。不但损失了钱,这次经历之后,我们二人的关系也变得不如从前了,真是得不偿失啊。”她说她再也不会帮人代购东西了。
帮忙代购有风险大家需慎重
帮人海外代购贵重物品引发纠纷的案例最近屡见不鲜,很多接受他人委托的旅行者因此了损失。律师张先生告诉记者,这种无利润的海外代购在法律上属于委托关系,口头约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形成委托关系后,如果受托人是按照委托人的代购,委托人即使对购买的商品不满意,一般也不能追究受托人责任。但另一方面,受托人也要承担相当多的义务,根据合同法的,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重大造成委托人损失的,比如买到假货,运输时货物受损,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此外还可能出现委托购物但付款时或者不认账的情况,受托人要注意保存,自己的权益。”
旅业的业内人士还提醒旅客们,为熟人代购更重要的麻烦是一不小心还会把代购变成走私。按海关,旅客携带5000元人民币以内、个人自用进境的物品予以免税;超过5000元的,超出部分要交税,需要报关,否则属于走私行为。“所以出境旅行一定要学会对那些增加旅行负担的海外代购说不。”赵春卉
延伸内容: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