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风景图片 > 正文

中国评画] 潘晓东:在油画风景写生中的

类别:风景图片 日期:2019-2-9 5:51:41 人气: 来源:

  潘晓东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西部油画艺术中心主任,油画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陕西油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 1955年生于陕西,1979年毕业于原陕西省艺术学院美术系(现西安美院油画系)留校任教至今。1988年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绘画大师梅尔尼科夫油画讲习班”学习。2000年至2014年任西安美院油画系主任。

  作画之事和看画一样本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但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就绘画本身的体会方面写点所谓的研究文章。人与自然是我和中国风景油画家同道们所要一辈子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喜爱油画风景写生的重要因素。在多年的风景画创作中,我发现中国山水画家成熟的标志首先是具有一定的程式化,当然更要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一部分画家的作品则是以一辈子搜集奇峰打草稿而来的,并以始终鲜活的画面影响着后人。我开始油画风景写生已有36年了,至今热情不减,究其原因是千变万化的自然始终吸引着我,置身野外使我充满幻想与,让我在画室里创作时就有了仿佛仍然在面对自然作画的感觉,这也是物我交融的过程,自有乐在其中。在写生中我有几点如下:

  色彩的流变:光的变化是色彩感受的源泉,而面对自然景色的绘画是一个写意的过程中,我主观愿望的色彩会不自觉地和自然中某些倾向的色彩相互撞击,这时能激起更为强烈的色彩感,重视这个色彩的流动感,画面会有意外之美。

  气韵和韵律:六法之一,气韵是作画的首要,但有一点尤为重要,气韵应是多种和多变的,会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因画的的内容而异。我近年在对景写生中多次体会到,油画风景画中的结构感是比较恒定的,把自然中的山石和树形的韵律,经过自己的提炼,可以变为画中的骨架,骨法的力量和韵律的节奏,使画面产生了内在的动力。这个内在动力就是气韵。

  裁剪:针对中美术史而言,形式大于内容是一种普遍现象。画面的形式感和韵律紧密结合,近代风景画家重视构图的剪裁,这对寻求个性力量的写生型的风景画家尤为重要。家乡汉中那些浅山及丘陵的半圆孤状,以及贯穿在茶树间、水田中的小,秋收后的草垛……无不具有很强的形式意味。利用这些因素再加以组合就是自己对形式的体验和综合。这次写生的几幅作品如《松山行》和《巴山印象》等画面中的远山、松树和坡地构成的形式感就是这种剪裁的具体体现。

  笔致:笔触是外在的,可学的,而“笔致”是内在的是要的。写生时和信手拈来的色彩,有时会变为动力性的笔触,我很珍惜以此产生的有活力的笔致,它显示了画家的性格,当然还有记忆。有些景色是我在实地看过两三遍后,通过反复推敲不断构想,直至不去画都不行的时候才动手,如《农家之二》一画中的玉米我在不同光线下多次观察后,到第三天早上才去画,因此尽管作画时光线在玉米串上五分钟一变,一层一层很快全被房檐遮没了,最后画下来大部分是记忆中感受的模样。然而,这些光与影的流变与整合,画面的疏离与剪裁正是通过笔致来体现的。

  的差异和距离感:文艺作品之所以是艺术品,就是因为作品与所表现的对象应有一种距离感,也就是要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性格的差异使我们愿意去追求我们平时做不到的一些事情,如让河流改道,树木移位等等,在东方绘画上我们能轻易做到这一点。地域的差异,使生在南方的人能更敏锐的感受到北方高原和大漠的生命气息,测试我的另一半在选景上有此倾向,表现时可能会更强调这些闪光点。另外景物与观看者之间有了空气透视,就有了距离感,但对陌生事物的距离感和理想往往是交织到一起的,使我在处理有些作品时,比较重视差异感和距离感。

  这些,是我近年来油画风景写生时的一点,也算是有感而发。目前在我们的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我更向往青山绿水环绕的农家。这可能我,今后会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去油画风景写生,这是我打心底里愿意干的事情。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资源来源网络 如果侵犯了你的利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