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媒学子走进阿坝州 航拍藏族风情 川台学生在牧民定居点与藏族合影留念。(图片来源:四
7月11日至12日,“最炫藏羌风――第二届传媒大学生实习交流暨航拍体验活动”走进四川阿坝州,航拍草原风光,感受藏族风情。
“最炫藏羌风――第二届传媒大学生实习交流暨航拍体验活动”由国务院台办新闻局指导,四川省台办、川报新中心和旺共同主办,7月8日-15日期间,来自两岸10所高校的20位传媒专业大学生,在专业老师和传媒行业工作者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采访、参观、航拍、交流体验活动。
从理县进入红原,山峰渐渐退去,一片辽阔的草原呈现眼前。阳光,草原上花儿朵朵,初生的小牛犊在牛群里好奇地张望,不时还有牦牛散步到马上,引起同学们阵阵欢呼。
沿途欣赏着草原美景,同学们来到了九曲黄河第一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最美要数第一湾”,在这里,黄河与其支流白河交汇并转弯,十分壮观,有“塞外西湖”的美称。“1、2、3……线个弯!”“没想到黄河发源处这么平静美丽,和印象中完全不一样!”伴随着阵阵赞叹声,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放飞手中的无人机,航拍壮美的草原风光。
“草原好辽阔!真的很像风景画!”铭传大学学生唐雅君赞叹道,她说在第一次体验航拍,而且是在这么好的风景之中,真的感觉很幸运。“空拍机拍出来很壮阔,四川这边的风景都是大山大河,用空拍机很适合!”
“我真的很喜欢草原,比我来之前想象得更好,那样的风景,不是可以想象出来的。”科技大学学生杨雅晴用三个相机一边走边拍,她说要多拍点草原的照片回去和朋友分享。
红原若先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位于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玛萨村,年发电量2624万千瓦时,是四川省首个建成投产的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电站每年可增收200多万扶贫资金,带动2000多名当地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
“我们进去到电站里面,从头走到尾,好多好多太阳能板,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完。”科技大学学生许锦文说她对光伏太阳能电站的印象最为深刻,“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面积的太阳能板,根本就没有这么大面积的地方,还有这么多太阳能板,感觉很像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情节。”
若尔盖县唐克镇是一个以纯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镇,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全国三大名马――河曲马的故乡。在这里,同学们走进俄色村牧民定居点,探秘藏族的日常生活。
同学们看到,牧民定居点全是一栋栋现代化的水泥砖房,里面沙发、电视、空调应有尽有,还有不少藏族把家里打造成了民宿,一间房一晚住宿费用约100元,三间这样的房间,在旅游旺季就能给一个牧民家庭带来1-2万元的收入。
热情好客的藏族们为的老师和同学献上洁白的哈达,邀请他们走进屋子里,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品尝酥油茶边聊天。
同学们纷纷问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俄色村村支部尕让彭措一一解答了大家的问题。原来,这个村子里的藏族们目前收入大多是靠打工和旅游经营收入。除了放牧的人外,家里的其他尤其是老人小孩都住在定居点,方便孩子上学和平日生活。
参观了定居点,同学都觉得很惊讶,“来之前我不知道他们还有这样另外定居的房子,还以为他们一直在游牧。”同学杨雅晴说。
“我本来以为他们一年四季都住在帐篷里,没有想到游牧民族也会有房子,甚至还会有民宿,比想象中现代多了!”同学张朕滔说。
为了欢迎师生的到来,唐克镇的藏族们为同学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简易的舞台上,藏族们老老少少齐登场,高亢的歌声,热情的舞蹈,大家怡然,乐在其中;舞,藏族小孩子地奔跑玩闹,司马南近况同学们虽然听不懂藏语,但依然被藏族的热情感染,掌声、欢呼声不断。
“他们都在台上唱自己语言的歌,穿着传统服饰,但拿出手机都是iphone,觉得这种对比很冲击。”同学许锦文感受最深的,是藏族的富足和自信。“来之后真的看到和课本不一样的很特别的风景。”
行程中,在当地牧民的帮助下,同学们还特别体验了骑马。“第一次骑马,感觉快要飞出去了!”“原来骑马是这种感觉,有点颠诶。”“太开心了!马真的很乖!”骑到马背上,大家也终于体会到了游牧民族骑马驰骋在大草原上的感觉。
“以前在地理课本上看到藏族的照片都是没有笑的,会觉得他们不太快乐,可是这几天去过这些地方之后,发现他们都很活泼很可爱,天真单纯。”同学李姿莹说,课本上教的只是一部分,只有深入到他们之中,才会感受到他们原来这么热情活泼,生活中充满了欢乐。
“我收到了藏族的哈达,觉得很。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很棒!我还会来四川,还会到阿坝州来,想要看到更多他们的生活。”同学郑怡�u说。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