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出境旅游 > 正文

关注华人出境游 完善旅游预警机制让中国游客少受伤2014-4-17出境旅游

类别:出境旅游 日期:2014-4-17 14:33:37 人气: 来源:

  原标题:美华媒:完善旅游预警机制让中国游客少受伤

  美国《侨报》4月12日文章,原题:旅游预警 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遭菲律宾绑匪一事牵动华人的心。据大道,菲律宾绑匪开出了高额赎金,大马已派遣专家进行谈判。

  这一消息传递出两方面信息:一是绑匪出于赎金的考虑,暂不会人质安全;二是无论是否答应绑匪都会陷入两难——如果交付赎金,无疑是劫持行为;如果,人质又将面临生命之虞。

  华人游客在海外不测的事件近年屡有发生,如2010年20余名游客在菲律宾被劫持、2013年一对夫妇在大马遭劫持等,旅行安全风险凸显。中国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应该慎之又慎,尤其在中国人出游越来越频繁且容易成为目标的大之下。

  那么,有什么“权威指南”可供游客参考呢?目前中国的旅游预警信息主要由国家旅游局发布,实用价值比较有限:或是简单提示目的地国发生了动荡,具体情况却语焉不详;或是转述众所周知的新闻报道,对海外旅行的指导作用普遍不大。事实上,海外旅游安全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往往由目的国的政局、卫生防疫、交通甚至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因素决定,各种相关信息自然是越详尽越好。比如,此次中国游客被的沙巴州,虽是个旅游胜地,外国游客众多,但该地在历史上是菲律宾与马来西亚的争议地区,冲突不断,更是菲绑匪活跃地。这些信息,中国游客未必知道,可由中国驻当地给予反馈指导。

  在这方面,美国做法值得借鉴。美国的旅游预警由国务院主导,卫生部、交通部等数十个国内部门,以及所有驻海外大、馆配合;浏览相关网站,随便选择一个国家,都会出现各种实用信息,从大联系方式、签证信息,到犯况、医疗救助、发生意外以后的种种应对措施,可谓无所不包;同时,还根据目的地国的局势、文化、天气、传染性疾病等指数,通过模型分析,定期发布旅游提醒及,可谓细致入微。

  此次人质劫持事件如何收场?人们着,同时更要吸取教训。中国机构若能更加重视旅游预警机制,中国人踏出国门前若能根据目的地性作出取舍,显然有助于减少此类悲剧发生,毕竟,未雨绸缪要胜过亡羊补牢。

关键词:出境旅游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资源来源网络 如果侵犯了你的利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