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云南上旅游。
2014年上半年旅游投诉舆情发布,其中,云南药材、广东珠宝、低价游、海南酒店、购物团成为2014年上半年“最易上当”的“五大旅游”。唉,人人都有属地自尊,家乡云南旅游屡背,屡上黑榜,听来如何能不令人汗颜,如何能不令人着急?
屡屡“染黑”,并非我滇土贫瘠风景太差,也非我民风恶俗气象恶劣,更非我频仍旅途凶险,而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旅游服务质量太差”—前有导业素质低下之弊,有旅游线购物点过多之恶,现又因“云南药材”强卖被诟病,大好云南大好风景,就这么被一再糟蹋,咱们云南人“造”吗?
云南之美,被誉彩虹之滇,天蓝山绿、水碧物丰,自然之灵动、历史之遗韵,是云南人民的最宝贵财富。作为位于全国前列的旅游胜地,蜂涌而来的游客应该被视作云南人民的贵宾,可事实上,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见钱眼开,把游客当钱包,想方设法去割开……游客们自然并非智商有缺,懂得投诉,更懂得口碑效应。口碑倾覆之下,云南旅游一再“染黑”,究竟带来多少损失,虽然无法量化计算,但依然令我们情已难堪。
且说这次云南药材位列“五大旅游”之中,明说似宰客,实则为欺诈。这只是个代名词,何止药材?玉石珠宝、土特产,哪里没有拉驴做扣,挽索设套,强买强卖?这不是某个人在丢人,而是整个云南在丢人。人家千里迢迢来这里赏美景消费,落得个伤心而归,还会再来吗?他的亲朋好友还会再来吗?云南旅游,傍身,外地人甚至外国衡利弊,你景色再美但丑陋,如何还会近旁?那我云南靠什么赚钱,又怎么发展?
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管理不到位,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各种问题,令云南旅游屡上黑榜。旅游监管做得不够,才会让好好的云南药材被视为上当代名词,实在大煞风景。如今,整体上的旅游消费高、服务质量差、欺诈行为多等问题,已经使得人们来云南旅游时越来越谨慎。
如何降低游客们的消费?如何让他们获得宾至如归的感觉?如何提升云南的旅游口碑?我们的管理机构真该多在本地的旅游事业上费费心思了。可别了云南这一美好风景。来源都市时报)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