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风景图片 > 正文

广东一村庄藏溶洞后 景象似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图风景图片

类别:风景图片 日期:2014-6-11 10:05:38 人气: 来源:

  溶洞入口令人豁然开朗。徐维宁 摄

  在怀集桥头镇桃源村这个封闭小盆地中,村要依靠一段400多米长的溶洞与沟通,穿洞而入、村庄景象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几乎完全一致,是名副其实的“岭南桃花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笔下的景象,在这里惊人地巧合着。

  这里又是著名的“长寿村”,外嫁女孔英以124岁高龄获“中国长寿”称号,年过百岁的孪生兄弟也曾引起惊叹。

  21世纪以来,随着观光旅游和洞穴旅游的兴起,每年约20万的游客让这个的“桃花源”经历了一段热闹的时光,也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

  然而近几年在观光旅游转为体验旅游的大背景下,游客的人数慢慢减少。下一步如何规划桃源村旅游,平衡发展与村民利益,仍然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

  ●●●小村庄洞穿的历史

  这个封闭的小村庄除了通往外面世界的洞外,历史上曾有至少2条山出入。随着通行条件改善,山鲜有人走,村民如今多从洞中穿行

  千年来人们从未断绝过对桃花源的向往和追寻。古时有文人骚客相约共寻桃花源,到现代以桃花源命名的游戏、街道、村庄更是数不胜数。国内以桃花源命名之处,也许再难找出一个像怀集桃源村这样符合原著所描写风光的地方。

  从桥头镇出发,向东约行1公里,就能看到一座高数百米、黝黑险峻的山岩,岩壁上树木葱翠,云雾缭绕。山岩下河从溶洞中流出,河旁有条宽约2米的水泥通向洞内,溶洞的石壁上刻着“溯溪寻源”四个大字——这里就是桃源村的入口洞。

  刚入洞中,水泥突然变窄,从一处仅能通过2人的石缝中通过后,道又宽敞了起来。走入洞中一百多米,只能依靠洞内装设的照明系统通行,复走数十步,洞中开阔了起来,洞腹足有两三个篮球场大。

  从一滴带有矿物质的水开始,历经亿万年时光,钟乳石在这里缓慢生长。洞中怪石嶙峋、奇石千姿,有“坐莲”、“千年冰床”等各类奇观,有“地下画廊”和“佛地洞天”的称誉。与其他一些溶洞不一样的是,这个溶洞顶部平坦无比,如人工雕琢一般。

  经过洞中两座小桥,继续前行,终于得见出口处天光。旁修竹清翠,鸟语虫鸣。穿过竹林,桃源村所在的山间盆地突然如画卷一样展现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山岩耸立。

  “这里以前叫黑岩村,溶洞的名字叫黑岩洞。后改名为红岩,旅游开发后最终定名为桃源村、洞。”70岁的孔庆妙祖辈生活在此,对于村庄历史如数家珍。“洞中原来是没有的,原来要靠火把、撑竹筏从河流出入。”

  82岁的梁开枝还记得1972年在人民的号召下,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经过数月劳动,用人力在黑岩洞中硬是挖出了一条道。“那个时候村子和洞都改名为‘红岩’”。孔庆妙说,村民们开始了举火把步行穿洞的历史。

  “那个时候都不敢一个人走的,洞里太黑了。”梁开枝的儿子梁定信回忆起少年时候上学的经历,“洞里还有好多蝙蝠,上学都是举着火把,结伴而行。”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彻底与世,现实中的桃源村虽然被山岩包围,但村民通过各种方式与一直紧密联系,从未故步自封。

  与宣传的仅有洞中一条与相连不同,桃源村历史上至少有2条山可通,2011年一条向北绕行新宁、新兴小学至桥头圩镇道彻底结束了桃源村不通车的历史。

  在梁开枝的记忆里,1972年以前村民大多翻山前往,山间仍有祖辈修建的石阶小,这些山间小如今已鲜有人至,“从洞中走缩短了一半以上的距离”。每天都有两三百村民从洞中往来,读书、工作、赶集等。

  ●●●长寿的奥秘

  桃源村是124岁高龄的“中国长寿”孔英的故乡,这里的村民一般都能活到80岁以上。主食粗粮和良好的被认为是“长寿乡”的秘密所在

  桃源村所在盆地呈狭长形,从南到北约有2公里,东西约1公里。盆地被村民们分为上中下岩。其中上岩和中岩有约66户村民居住,村民以梁姓和孔姓为主,下岩被开发成景区。

  这个村庄与桥头镇其他村庄在普遍意义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年轻人多选择去珠三角谋生,留在村中的人以种植水稻、玉米、番薯为生,养殖一些供自家食用的鸡鸭羊等,闲时妇女们还会用竹子编制竹筐赚取零用钱,村民的生活而安逸。

  据村中传说,晋代梁姓族人为避战乱,举族南迁,最后择此封闭御敌,挖泥制砖,割茅盖顶,自立家园,如此算来,桃源村足有1700多年历史。祖辈留下的各种传统,还养成了这里另外一点特色——长寿。

  不论寒暑易节,刮风下雨,85岁的孔四婆每天都会做好盐焗鸡蛋,带着小炉子、生鸡蛋、锅等,到溶洞的入村口处的小凉亭内摆摊。与她一起卖鸡蛋的还有其他几名村中老人,虽然已是耄耋之年,孔四婆仍然行动迅速,耳聪目明,在她的卖蛋生涯中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桃源村是附近著名的长寿村,村民一般都能活到80岁以上,不少还超过100岁。1993年,桃源村外嫁女孔英以124岁高龄获“中国长寿”称号,虽然孔英已经去世多年,但她为桃源村带来的荣誉仍被村民津津乐道,所获的杯、证书等仍被完好地保存在村里。

  2006年,村民梁炳桂、梁扳桂这对孪生兄弟一起度过百岁生日引起了的关注,对于桃源村人为何多长寿,也作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猜测。但从村民看来,长寿也许并没有秘诀,而是自然和传统的结果。“遵循时令和自然的,种什么吃什么。”梁定信说。

  由于桃源村多为喀斯特地貌,许多田地难以储水,无法辟成水田的旱地多种玉米、番薯等作物,因而在这里形成了以玉米为主食的奇特饮食现象。

  对于村民们而言,玉米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生活必不可少的“玉米粥”里。无论春夏秋冬,每天一大早,梁定信的家里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熬制一天所食的玉米粥。一口底部已被烧成黑色的银色大锅装满水,置于灶火之上,将水煮沸后,倒入预先用冷水调好的玉米粉糊,不停搅拌避免烧糊,同时加入少许大米,再次煮沸后用小火慢慢熬煮。大约1小时后,一锅浓稠香甜的玉米粥就做好了。上到82岁的公公,下到自家2岁的小儿子,全家5口人每天都要消耗掉一大锅玉米粥。

  “这是我们这留下的传统,每个村民都是喝玉米粥长大,又喝着玉米粥老去的。”梁定信说。主食粗粮及良好的被专家认为是桃源村人长寿的秘诀,2011年怀集还被评为“中国十大长寿城市”。

  ●●●复归盼热闹

  经历了2003年—2007年旅游高速发展时期后,桃源村复归。下一步旅游如何发展,怎样协调村民利益,仍是面临的难题

  2003年,当时村名还是红岩村,被旅游的热闹打破。怀集县与一家旅游企业签订了共同开发协议,红岩村作为主打“世外桃源”和“长寿村”的景区,开始以“桃源村”的名字为所知。

  企业的投资带来了村民生活的改变。首先是村名和洞名的变化,最让村民感觉方便的是洞中的道和桥梁做了彻底的硬底化处理,并装上了照明设施,村民们终于结束了举火把穿洞的历史。

  下岩被企业租用,原有的部分泥砖房被修复起来,用作村中历史陈列、旅馆等。屋前还种上了的薰衣草,每年开花季节花香四溢,游人如织。

  在怀集县旅游局副局长李哲源的记忆里,2003年到2007年是桃源村旅游发展的高峰时期,平均每年要接待游客20万人次。“那时候一到‘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大巴在县道上就开始排起长队等待进村,有时候队伍能有两三公里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世纪90年代末观光旅游开始兴起并发展迅速。怀集也趁机开发了包含桃源村在内的一批旅游景点。“那个时候洞穴旅游刚刚兴起,市场非常兴盛。”李哲源说。

  游客的增多让千百年的古老村庄有了许多改变。孔四婆开始在洞口前卖鸡蛋,生意好时一天能卖出六七百元;梁定信的妹妹毕业后留在了村里当起导游,时不时还介绍一些游客前往哥哥家吃农家菜;一些村民还会将家中山货、竹制品摆放出来,供游客购买。

  一派火热的景象从2008年开始又复归。如今桃源村景区内旅馆已经关闭,屋前的薰衣草也因水土不服而被改种其他花草,花圃内杂草丛生。“现外桃源景区的游客比高峰时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

  李哲源介绍,游客数量的减少与整个旅游市场的大密切相关:“我国旅游经历了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为主的时代,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以体验式旅游为主。”仍然停留在观光旅游时代的桃源村,被逐渐抛在了时代身后。

  “下一步我们设想将桃源村升级成旅游度假村,让游客在进洞前就换上晋代服装和钱币,变成体验式旅游。”然而要实现这个设想,却要面临着重重困难。

  虽然景区与村民生活区目前已经做到了一定的隔离,然而要实现李哲源所描述的体验式旅游,如何在村内开发度假村等,都是需要的难题。

  “我们也做过一些调研。如何协调村民利益,将旅游发展与原住民生活结合,仍是我们要破解的难题。”●南方日报记者 张婧 发自怀集

  总策划:明 王更辉

  总指挥:胡键

  总统筹:梅志清 郎国华

  执行:胡念飞 江华

  多国举办裸骑活动宣传环保场面壮...

  组图探秘中国最神秘的部落(组...

  图揭 中国最神秘的地方

  22个父母带孩子的奇葩场面 真让人有...

  2014年高考结束众考生百态

  老照片揭秘1953年韩舞女欢送美...

  被外资拖垮的8大国民品牌 曾经是国...

  俄两兄弟醉酒后变“蜘蛛侠” 徒手攀...

  那些你不曾见过的名人老照片

  图揭触目惊心的全球污染:最脏河上...

关键词:风景图片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资源来源网络 如果侵犯了你的利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